畜禽沼液生物转化资源化工程技术

一 背景

畜禽粪水处理主要采用贮存处理和厌氧发酵处理技术。采用一般贮存方式存在腐熟和无害化不彻底问题。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液一般通过“达标排放”和“综合利用”两种模式进行处理。达标排放模式下,畜禽污水在经厌氧消化处理后,必须再经过适当的好氧处理或自然处理等,达到规定的环保标准排放或回用,这种模式的工程造价和运行费均相对较高,且为非资源化利用模式。综合利用模式是将沼液排入农田依靠农作物自然吸收的方式进行,是低效率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加之养猪场与周边消纳农田匹配不合理,施用不当造成面源污染问题。因此采用其他资源化方式开展畜禽粪便污水处理显得尤为必要。

二 基本原理

构建以光合细菌和藻类为主体的微生态体系降解利用沼液废水中的高浓度氮、磷等污染物,同时产生富含营养价值的悬浮菌体,再通过浮游动物的滤食性去除水体中的菌体和悬浮物澄清水质,并得到富含营养价值的浮游动物作为生物饵料等产品出售。该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养殖废水处理的运营成本,能将养殖废水资源化并达标排放。

该技术结合了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设备制造,环境微生物技术,生物饵料培养技术,是跨学科的产物,尤其核心为环境微生物技术,微生态体系的构建和维持,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和应用

应用示例

产生的浮游动物虫体,可以用作鱼虾的开口饵料,或者饲料添加剂等用于水产养殖业,亦可以作为水环境生态治理生物链构建的重要环节。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