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活性污泥法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主要手段。

所谓废水生物处理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移和转化,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在好氧条件下,污染物最终被分解为CO2和H2O;在厌氧条件下污染物最终形成的则是CH4、CO2、H2S、N2、H2和H2O以及有机酸和醇等。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应用,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生物脱氮处理工艺都已相当成熟。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废水生物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大类方法。在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作为好氧微生物的营养基质,被氧化分解,浓度降低。根据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的存在形式,好氧处理方法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活性污泥: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SBR,氧化沟,CASS等。

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类,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流化床等

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相对活性污泥法而言,是将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活性微生物固定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厌氧处理技术: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实质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将废水中有机物进行还原,同时产生甲烷气体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处理技术。

工业或市政废水治理必须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工艺更新、绿色低碳开始,之后才进入固液分离、生化反应、投加药剂、物化措施等各类技术,最有增效潜力的应该是在生化系统做文章,通过生化系统增效,减轻其他技术的压力,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工业废水生物增效原理

基于生物增效的原理来发挥作用,通过向原有的生物反应体系中投加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菌种或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构建某一特定环境微生态体系,强化对特殊污染物的去除作用,达到加速环境修复,提高或恢复系统效率的目的。

针对性微生物筛选步骤